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包括收集桶,收集桶内设有第一过滤桶,第一过滤桶外侧与收集桶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一过滤桶与收集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桶内能设有第二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外侧与第一过滤桶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二过滤桶与第一过滤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二过滤桶顶面高于第一过滤桶,第一过滤桶顶面高于收集桶,第二过滤桶外侧固定连接输送硬管一端,输送硬管一端与第二过滤桶内部相通,输送硬管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一端,输送软管另一端安装有吸入装置,输送硬管位于第一过滤桶上方,收集桶外侧固定连接出油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油砂的彻底分离,避免了多次、反复进行冲砂,提高了工作效率。
公开号:CN214330569U
申请号:CN202023004429.8U
申请日:2020-12-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高朋;谢冲;薛红艳;成卫海;姜海强;王学用
申请人:Shandong Juhui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21B2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为油田井下捞砂装置。
[n0002] 在油井施工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井内出砂的情况,针对井内出砂的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排砂泵将井内的砂排出,这种方法需要多次反复排砂,而且经常会出现排砂不彻底的现象,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冲砂将砂冲排出井内,冲砂时通常采用的喷射泵是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的装置,通过大气压力原理将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喷嘴喷出,但在地层压力较低时,经常会发生因压差小,砂冲不到底面或砂冲回到井内的现象,使得砂混合在油中无法清除,因而需要反复地、多次的进行冲砂、排砂作业,影响工程进度,使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田井下捞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5] 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包括收集桶,收集桶内设有第一过滤桶,第一过滤桶外侧与收集桶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一过滤桶与收集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桶内能设有第二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外侧与第一过滤桶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二过滤桶与第一过滤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二过滤桶顶面高于第一过滤桶,第一过滤桶顶面高于收集桶,第二过滤桶外侧固定连接输送硬管一端,输送硬管一端与第二过滤桶内部相通,输送硬管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一端,输送软管另一端安装有吸入装置,输送硬管位于第一过滤桶上方,收集桶外侧固定连接出油管,出油管与收集桶内部相通。
[n0006] 如上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所述的第一过滤桶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一过滤孔。
[n0007] 如上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所述的第二过滤桶包括第二桶体和第二过滤孔。
[n0008] 如上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所述的第一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孔。
[n0009] 如上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所述的收集桶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一T型插块,第一过滤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板,第一弧形连接板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块,第一弧形连接块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一T型插槽,第一T型插槽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一T型插块与第一T型插槽一一对应,第一T型插块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一T型插槽内,从而能够实现收集桶与第一过滤桶的拆卸连接。
[n0010] 如上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所述的第一过滤桶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二T型插块,第二过滤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板,第二弧形连接板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块,第二弧形连接块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二T型插槽,第二T型插槽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二T型插块与第二T型插槽一一对应,第二T型插块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二T型插槽内,从而能够实现第一过滤桶与第二过滤桶的拆卸连接。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油砂的彻底分离,避免了多次、反复进行冲砂,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
[n0014] 附图标记:1、收集桶;2、第一过滤桶;3、第二过滤桶;4、输送硬管;5、出油管;6、第一桶体;7、第一过滤孔;8、第二桶体;9、第二过滤孔;10、第一T型插块;11、第一弧形连接板;12、第一弧形连接块;13、第一T型插槽;14、第二T型插块;15、第二弧形连接板;16、第二弧形连接块;17、第二T型插槽;18、输送软管。
[n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6] 如图1-2,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包括收集桶1,收集桶1内设有第一过滤桶2,第一过滤桶2外侧与收集桶1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一过滤桶2与收集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桶2内能设有第二过滤桶3,第二过滤桶3外侧与第一过滤桶2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二过滤桶3与第一过滤桶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二过滤桶3顶面高于第一过滤桶2,第一过滤桶2顶面高于收集桶1,第二过滤桶3外侧固定连接输送硬管4一端,输送硬管4一端与第二过滤桶3内部相通,输送硬管4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18一端,输送软管18另一端安装有吸入装置,输送硬管4位于第一过滤桶2上方,收集桶1外侧固定连接出油管5,出油管5与收集桶1内部相通。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输送软管18与输送硬管4连接在一起,并将输送软管18安装有吸入装置的一端放入油井内,吸入装置将带砂石油吸入第二过滤桶3内,通过第二过滤桶3进行油砂的初步分离,石油通过第二过滤孔8流入第一过滤桶2内,砂子留在第二桶体9内,流入第一过滤桶2内的石油进行二次过滤,油砂分离彻底,同样地,石油通过第一过滤孔6流入收集桶1内,砂子留在第一桶体7内,经过二次过滤的石油通过出油管5流至指定位置,完成捞砂工作后,先将第二过滤桶3取下将内部的砂子倒出,接着将第一过滤桶2取下将内部的砂子倒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油砂的彻底分离,避免了多次、反复进行冲砂,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17]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过滤桶2包括第一桶体6和第一过滤孔7。
[n0018]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过滤桶3包括第二桶体8和第二过滤孔9。
[n0019]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过滤孔7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孔9。
[n0020]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收集桶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一T型插块10,第一过滤桶2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板11,第一弧形连接板11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块12,第一弧形连接块12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一T型插槽13,第一T型插槽13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一T型插块10与第一T型插槽13一一对应,第一T型插块10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一T型插槽13内,从而能够实现收集桶1与第一过滤桶2的拆卸连接。
[n0021]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过滤桶2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二T型插块14,第二过滤桶3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板15,第二弧形连接板15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块16,第二弧形连接块16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二T型插槽17,第二T型插槽17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二T型插块14与第二T型插槽17一一对应,第二T型插块14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二T型插槽17内,从而能够实现第一过滤桶2与第二过滤桶3的拆卸连接。
[n002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桶(1),收集桶(1)内设有第一过滤桶(2),第一过滤桶(2)外侧与收集桶(1)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一过滤桶(2)与收集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桶(2)内能设有第二过滤桶(3),第二过滤桶(3)外侧与第一过滤桶(2)内侧存在一定空间,第二过滤桶(3)与第一过滤桶(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二过滤桶(3)顶面高于第一过滤桶(2),第一过滤桶(2)顶面高于收集桶(1),第二过滤桶(3)外侧固定连接输送硬管(4)一端,输送硬管(4)一端与第二过滤桶(3)内部相通,输送硬管(4)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18)一端,输送软管(18)另一端安装有吸入装置,输送硬管(4)位于第一过滤桶(2)上方,收集桶(1)外侧固定连接出油管(5),出油管(5)与收集桶(1)内部相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桶(2)包括第一桶体(6)和第一过滤孔(7)。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桶(3)包括第二桶体(8)和第二过滤孔(9)。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孔(7)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孔(9)。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桶(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一T型插块(10),第一过滤桶(2)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板(11),第一弧形连接板(11)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一弧形连接块(12),第一弧形连接块(12)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一T型插槽(13),第一T型插槽(13)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一T型插块(10)与第一T型插槽(13)一一对应,第一T型插块(10)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一T型插槽(13)内。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桶(2)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二T型插块(14),第二过滤桶(3)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板(15),第二弧形连接板(15)底面外侧固定安装第二弧形连接块(16),第二弧形连接块(16)前面开设弧形的第二T型插槽(17),第二T型插槽(17)前后两端均开口,第二T型插块(14)与第二T型插槽(17)一一对应,第二T型插块(14)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二T型插槽(17)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280671B|2013-08-28|同心管射流负压冲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330569U|2021-10-01|油田井下捞砂装置
CN103867148A|2014-06-18|煤层气井同心管排煤粉系统及排煤粉方法
CN209140501U|2019-07-23|一种用于汽车齿轮打孔的装置
CN204637747U|2015-09-16|冲渣水专用过滤装置
CN204371161U|2015-06-03|一种钻磨碎物的收集工具
CN208900040U|2019-05-24|滤网式变径油管短节
CN207296929U|2018-05-01|钻井液循环管汇
CN206647107U|2017-11-17|一种用于螺旋顶管机的三合一组合管
CN108716375A|2018-10-30|旋风式反循环洗井打捞装置
CN206042736U|2017-03-29|一种盐碱地土质改良系统
CN109340550A|2019-02-15|移动式水箱润滑剂主管道冲洗工艺及冲洗装置
CN211279243U|2020-08-18|一种硅晶片加工用砂浆搅拌装置
CN212680314U|2021-03-12|一种石油化工废水输送管道进口端用过滤装置
CN211665781U|2020-10-13|一种降水井洗井装置
CN205073786U|2016-03-09|8寸离心加鱼雷除砂网式全自动冲洗过滤器
CN212772592U|2021-03-23|一种深水井喷射清洗装置及供水作业系统
CN208056153U|2018-11-06|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6267816U|2017-06-20|连续负压冲砂装置及其系统
CN211974915U|2020-11-20|一种大斜度油井内循环旋流冲洗工具
CN214330571U|2021-10-01|一种新型捞砂装置
CN208604664U|2019-03-15|水利水电工程用清淤除渣装置
CN211097947U|2020-07-28|一种新型尿素溶液排污回收处理装置
CN208252074U|2018-12-18|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CN211008608U|2020-07-14|一种油田放空管线回收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04429.8U|CN214330569U|2020-12-15|2020-12-15|油田井下捞砂装置|CN202023004429.8U| CN214330569U|2020-12-15|2020-12-15|油田井下捞砂装置|
[返回顶部]